新闻中心
企业动态
抢时间争速度 确保调节储备玉米顺利入库
作者: 本站编辑发布时间:2022-09-14浏览量:487
炎炎盛夏,热浪滚滚。在长时间临近40度高温的“烤”验下,参与调节储备玉米入库的一线员工,战高温、斗酷暑,坚守岗位,全力以赴保障国家调节储备玉米顺利入库。
争分夺秒,抢抓工作进度
为避开高温天气,尽快完成玉米入库任务,码头和玉米收储库点天不亮就开始工作,天黑停止作业。五河二库三条流水线同时作业,最高峰一天入库1900吨,创造了中垦安徽公司玉米入库作业新纪录。濠州库为了提高入库速度,采用自卸车进行装卸,两条线一天入库近千吨。穗丰库为了保证入库进度和入库质量,外借了清理及输送设备,千方百计加快入库进度。
玉米入库流水线作业现场
一丝不苟,保障粮食质量
由于受疫情及玉米船只集中到港的影响,有的船只待卸时间达一个半月之久,安徽区域又经历了罕见高温天气,待卸船只出现高温发热、局部霉变结露、水分增高、质量劣变等现象,为了做好入库玉米质量把控工作,中垦安徽公司采取关口前移的把控方式,一是对所有待卸船只进行摸排,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方案,该揭顶的揭顶,该整晒的整晒,该翻动的翻动。二是派驻码头监管员对船只揭顶整晒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确保船只整晒到位。三是加强库方检验,对水分过高、霉变结块的玉米坚决不予入库。值得称赞的是,三个码头驻点监管员陶延俊、孙本树、张帅帅三位同志,克服吃住条件简陋,作息时间不固定,24小时值守监管,为玉米接卸入库付出了巨大努力。
分管领导登船检查玉米粮情
加班加点卸载船运玉米
对于满仓的玉米仓库,一是抓紧平整粮面,布设测温电缆,打扫仓内卫生。二是第一时间联系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综合扦样,出具全仓检测报告,为下一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三是大力开展机械通风作业,平衡粮堆温湿度,达到降温降水双重目的,为后期安全储存奠定基础。
现场取样检测入库玉米粮质
单管风机通风降低个别点粮温
8月16-17日,中储粮总公司等一行对中垦安徽公司部分库点及码头进行了检查和调研,因玉米入库流程规范,手续齐全,得到了检查组一行的肯定和认可。8月20日中垦安徽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潘贤仓一行深入玉米收储库点,检查了玉米收储业务,慰问了参与收储的一线员工。
中储粮等主管单位现场检查
公司领导检查指导并慰问一线员工
奋勇拼搏,彰显“农垦精神”
从6月8日入库至今,历经两个多月时间,玉米收储库点经受了高温酷暑、疫情防控、船只集中到港、极端恶劣天气等不利因素的考验,克服劳务工人短缺、入库玉米积热大、质量劣变等诸多困难,广大一线员工“舍小家、为大家”,用一言一行诠释了“农垦精神”。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奋勇拼搏、冲锋在前,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中共党员皖东区域经理冯学明兼任濠州库点负责人,血糖偏高、身体不适,仍坚守岗位。预备党员皖中区域经理王康兼任丰谷库点负责人,处处以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家里母亲有病、孩子年幼,但他在玉米入库期间从未请过一天假,带领库里一班人率先完成了玉米入库任务。中共党员周军任五河二库负责人,面对入库量大、环境复杂等困难,不言苦、不嫌累,默默无闻地带领一班人,加班加点,增加作业线,平均日入库达千吨。在玉米收储工作中,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员工,如陈梁、刘群、陆继锋、常先锋、宋学军等同志,年过半百,仍然战斗在收储第一线。王健健、张林、丁磊、方振铎、杨行、施伟等年轻员工,有的中暑也不下“火线”,有的深夜依然在审核单据、上报数据,他们用实际行动书写了最火热、最壮丽的青春。
共产党员坚守关键岗位,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青年骨干发扬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的连续奋战精神
